普洱茶不同一般不發酵、半發酵茶品,除了原料來源與製作工序外,緊壓茶品的包裝印刷與緊壓特色,都是普洱茶歷史文化的表徵。許多早期茶品包裝紙張製作技術,現代並無法仿製;而所使用的印刷原種與緊壓工具,都在為普洱茶文化留下無可取代的歷史壓痕。

件.傳統普洱餅茶規格單位,坊間亦稱”支”。一件十二筒,一筒七餅共八十四餅,整件;爭重30千克。近年普洱茶風盛行,茶餅重量與包裝多樣化,整件重量也隨之改變。

筒.傳統普洱餅茶規格單位,一筒七餅茶,淨重2.5千克。2000年,昌泰茶行開始大量生產石模400克/餅,開啟茶品規格上另一新風格。

竹殼包裝.又稱”竹箬”,20世紀60年代以前普洱茶傳統筒身包裝,早年採用雲南天龍竹、香竹殼做為筒身包裝,此類竹殼較為柔軟無剛毛。近年因銷售量大增,竹殼相對不足,以其他質地較硬、剛毛較多的竹殼替代。

竹簸.將竹皮削成軟條狀,用以包紮筒身。20世紀60年代以前,為傳統工藝印級古董茶所使用。1999年開始,在昌泰茶行”易昌號”開始大量使用後,又為市場所認同。

牛皮紙包裝.最早應於1973年開始,國營下關、勐海茶廠用以外銷之茶品包裝,配合牛皮紙筒裝,成件包裝則改以紙箱(七子黃印、七子鐵餅、中茶簡體字、廣雲貢餅等等)0代表性早期茶品如七子黃印、中茶簡體字、七子鐵餅、中茶繁體字8653等等,後期則以1997年茶商訂制茶品”老樹圓茶”

大票.廠方標示茶品品名、數量、規格、編號、重量等等,如同茶品說明書。

直式大票.1984年以前計劃經濟時代,採用統購統銷制度,省公司旗下所有茶廠茶品居均交由省公司出貨,所以茶品大票均為省公司名義,下書寫”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公司雲南省茶葉分公司”,市場稱之”直式大票”

橫式大票.1985年以後,省茶司終止統購統銷的模式,廠方可自行接訂單,以致從此時開始大票由以前直式”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公司雲南省茶葉分公司”,改為廠別”勐海茶廠出品”、”下關茶廠出品”的橫式大票。大票上主要標示商標、茶品、嘜號、毛重、淨重、總箱數、廠別。

市場最重視的為”嘜號”及其後 三碼,暖號代表拼配配方,後三碼第一碼代表年份、後二碼為批次。2003年中開始,勐海茶廠後三碼年份、批次標示開始混亂,2003、2004年生產茶品開始標示10x、00x、91x,於2003年底生產一批4號餅101_103,其後也不斷生產,直至改制民營。國營主力海茶廠三十年來,所建立的大票後三碼標示年份與批次規律,就此崩潰,失去意義。

外包紙.茶餅外包紙,坊間亦稱外飛。從外包紙質、印刷、印色、板模等等,可約略推測茶品製作概略時間。

筒票.早期茶品較多,置於筒內,每一筒一張。介紹茶品產區、品種、製作方式、功效或廠方說明等等。

內票.可能由筒票演變而來,內容類似筒票,每一餅均有,置於外包紙內。一般分為大內票與小內票,大內票約15釐米×10.5釐米,小內票約13釐米x10釐米。

內飛.壓在茶菁中的廠方或訂制者標記,可作為辨識依據。

草紙.七子黃印、中茶簡體字、七子鐵餅、73青餅、早期紅帶青餅等等所使用的外包紙張。手工製作,條紋明顯,有厚薄之分,薄者居多。

厚棉紙.以早期8582為代表,跨期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,直至1992年最後一批厚棉紙。其間生產厚綿紙7542、7532、8582、8592、7572等。其特色為於工製作、單面油光、條紋不明顯,稍有厚薄之分。於1996年開始亦有廠家生產厚棉紙,然紙質差異甚大,容易辨識。

網格紙.應較厚棉紙稍晚出現,大約出現在1987_1992年間,8582、8592、7532、7542、7572等猛海茶廠常規茶品均有使用這類紙張,下關茶廠代表性茶品則為1986_1987年間之86530其特徵為手工製作,紙張有明顯之網格點狀。

手工薄棉紙.較網格紙稍H免出現,期間在1990_1994年間,以7542、7572為代表茶品。其特徵在於不規則紙漿紋路,厚薄差異較小,更較網格紙薄,易破損。

機器薄紙.大量出現在1995年開始,國營廠時代多數常規七子餅茶品均使用。主要特色為短細纖維紙漿均勻而無不規則纖維條索。

外包薄油紙 (黃、白).專指磚茶外包紙,從1973年之73厚磚開始,至1994年昆明茶廠最後一批7581時期,所使用的磚茶外包紙張均為亮面油紙,有黃、白色之分,亦有橫條紋紙張。

薄油紙細字內飛.為雲南七子餅早期茶品內飛特色,七子黃印以至1995年等勐海常規茶品。主要特色在單面薄油紙,以及不明顯之網格紋。1996_1997年亦出現薄油紙張,然與1995年以前之特色不同。

朱砂紅.印級茶品部分茶品外包紙張印刷色料十分鮮豔,市場稱之朱砂色。另一朱砂印刷為早期8582、7542、7532內飛印刷亦十分鮮紅,尤以早期7532(雪印)為代表。

尖出、平出.雲南七子餅猛海茶廠茶品內飛上注”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、勐海茶廠出品”,其”出”字下端”山”字較上端”山”字為寬者,是為”尖出”,若上下端”山”字為相同大小則為”平出”"。尖出”為早期猛海茶品特色從七子黃印以至73青餅均為”尖出”,期間為1973年直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,後於2001年開始由茶商訂制茶品始再出現。

美術字內飛.尖出、粗字體印刷版本內飛,分為二版本。早期7572生餅、7452熟餅印刷較為模糊而色料較淡;少數73青餅、少數早期8582、泰國菁水藍印等內飛,印刷色料較為鮮紅,部分字體有差異。

粗字體繁體廠內飛.接續于薄油紙細宇內飛之後,為粗字體印刷,色料較為淡而模糊不清,薄油紙質。使用時間約為1995_1996年間。

美術字內飛.尖出、粗字體印刷版本內飛,分為二版本。早期7572生餅、7452熟餅印刷較為模糊而色料較淡;少數73青餅、少數早期8582、泰國菁水藍印等內飛,印刷色料較為鮮紅,部分字體有差異。

粗字體繁體廠內飛.接續于薄油紙細宇內飛之後,為粗字體印刷,色料較為淡而模糊不清,薄油紙質。使用時間約為1995_1996年間。

簡體廠內飛.接續於粗字體繁體廠之後,字體較大。使用時間約為1996_1999年間,1996_1997年為薄紙,1998_1999年為厚紙。

傣文內飛.接續於簡體廠內飛之後,字體變小,於右下角出現傣文。簡體廠、厚紙質。生產時間,原先為1999年開始至2002年初,2003年底因猛海茶廠接受訂制茶品使用特殊內飛,從此開始至2004年猛海茶廠改制前都有生產傣文內飛。

小七(丁勾七)、大七.專指雲南七子餅外包紙印刷中,”雲南七子餅”中的”七”字印刷版本。”七”字較為細,字狹長者為”小七”,較為寬扁者為”大七”"。小七”出現時間從七子黃印至1994年止,後於1996年開始又重新製作印刷,然版本與紙質差異甚大。”大七”起至於1993年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